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南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负责同志调研方城县八里桥遗址

南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负责同志调研方城县八里桥遗址

发布时间:2024-09-20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20

2024年9月20日,南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田永朝、副任汤永良等一行,深入方城县赭阳街道武庄村夏文化展示馆、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发掘现场、八里桥遗址考古队办公区,实地察看八里桥遗址发掘进展出土文物和夏文化宣传展示等情况听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方城县相关文物专家介绍,出八里桥遗址位置关键、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要科学发掘、保护和利用,推进夏文化深入研究和宣传,助推中华文明探工程实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南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负责同志调研方城县八里桥遗址 

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部,扼守中原地区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被纳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遗址位于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平面长方形,现存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四期。该遗址是豫西南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核心聚落,内部沟状堆积纵横交错将遗址部划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块,呈现“多网格”布局。遗址内发现有大型夯土区与大型建筑基址、墙垣、手工遗存、祭祀坑等。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值夏王朝开始外扩张的关键时期,在方城垭口区域建立核心聚落,目的是为加对南土的控制,从而保障铜矿、绿松石和朱砂等矿产资源运输的安全性。遗址多网格布局和出土遗物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都与八里桥遗址存在高度内在关联,填补了夏王朝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的空白。

调研组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南阳历史文化厚重、遗存丰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南阳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同频共振。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的“南召猿人就在南阳盆地河上游繁衍生息时期,南阳就成为夏之腹地、商之南乡。南阳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文化到楚汉文化,一直到今天,历史文化从未间断。南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一直都是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地带,如今正在建设河南副中心城市。前不久“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是夏朝南方核心聚落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印证南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调研组希望要以八里桥遗址发掘为契机,深入化断代工程研究,深刻认识南阳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要通过八里桥遗址的发掘,凸显南阳方城在历史上为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城邑和区域政治中心,为今天南阳建设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深厚的历史根基。建立博物馆、文化馆、遗址公园等场所,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坚定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留住历史脉,让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