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
内乡的革命英烈“曹三团”
内乡的革命英烈“曹三团”
发布时间:2025-01-13
曹 诚(1916--2003),原名曹三省,河南省内乡县师岗曹营村人。12岁在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又先后考入省立南阳第五中学和高级师范。爱读新兴社会科学书报。参加了"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宣传和军训。
1934年,"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共产党员张明河、王黎生、王秀宜先后回到南阳。曹诚在他们的领导下,参加党的地下活动。1935年秋回内乡西峡口第五小学教书。1936年任教务主任,发动学生订阅进步书刊,宣传进步思想。9月,因共产党嫌疑被别廷芳司令部逮捕。后查无实据,获释。之后,借口到开封师范续学,离开了内乡。先到许昌中学找到王秀宜要求去陕北,因国民党正"围剿"陕北,未能前去,就在开封师范续学等待时机。
西安事变后,曹诚为寻找革命出路,赴太原到国民师范军政训练班第十二连当兵,并被推选为班长、兰球队长、生活委员会第二任委员长,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4月,经王黎生帮助找到董汝琴(女),把党的组织关系转到太原,被编入十二连丛烈光党小组,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曹诚离开开封师范的第3天,学校就挂牌开除他的学籍。随后,国民党河南省府也发通辑令到太原追捕他。5月,曹诚入牺盟会特派员训练队学习。6月,即被派往山西孝义县任牺盟特派员兼地下党工委书记。当时,孝义抗日救亡运动受县长和山西反动组织"公道团"的压制。曹诚依靠群众揪出了"公道团"团长王正表、副团长侯克明,让他们戴高帽游街示众,并在县衙门前广场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批判斗争。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势力,推动了孝义抗日救亡运动迅猛发展,并建立了游击队。11月初,太原、平遥相继失守。祁县、平遥县长伙同孝义县长刘怀伟带着县公安局的武装警察和公款,经孝义下堡,想继续南逃。后在邓小平、傅钟的支持下,将其扣留,并把他们的武器收缴给抗日游击队,公款(主要是鸦片)留作抗日经费(后被阎锡山追回)。这件事被阎锡山称为"曹诚事件",拟下令"围剿",经牺盟总会从中斡旋才暂时放下。这时,曹诚及时抓紧发展游击支队。1938年1月初,“牺盟晋西游击支队”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独立大队。同年8月,决死二纵队游击第三团正式组成,即人民口口相传的“曹三团”。
曹诚历任大队长、总队长、团长,配合八路军积极打击日伪军,为建设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曹三团”创建之初,邓小平、傅钟、韦国清曾给予多次具体的指导,帮助解决部队在发展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1938年冬,“曹三团”以师部教导队为榜样,办起自己的教导队,轮训在职班长,对统一部队的思想、作风、制度,提高部队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作用。1939年夏,入阎锡山第二战区军官训练团受训一个月。冬,阎锡山勾结日伪军发动"晋西事变",企图消灭山西新军、八路军。曹诚所部十五团奉命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陈(士榘)支队第三团。被迫两面作战,即要抗击日伪军,又要对付阎锡山旧军。在隰县水头对阎部的作战中,曹诚左腮和颈部负伤,坚持率部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经离石柳林向北转移。1940年春打退离石日伪军向临县的进犯。5月,陈支队去山东归建,曹诚所部隶属八路军一二○师建制,负责监视汾(阳)离(石)军(渡)公路之敌的行动。8月,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后转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整风运动。其间,由于康生极"左"思想的干扰,曹诚被列为"抢救"对象而编入"临时支部",在受审过程中他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没有悲观失望。在中央党校甄别委员会召开的平反大会上,黄火青主任第一个向曹诚"道歉"。
抗日战争胜利后,曹诚随中央党校干部队去东北,并担任副队长兼支部书记。步行经张家口、承德到达冀东玉田。嗣后,历任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代司令员、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转战于遵化、玉田、蓟县、宝坻、香河、宁河、滦西等地区,大规模地破袭铁路,阻止国民党军向东北机动兵力,并拔掉了新军屯、宝坻、南蔡村、柳树衢等据点,巩固发展了冀东解放区。1948年调任东北军政大学冀察热辽分校副教育长、代教育长。翌年,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二分团副团长,招收天津大中学生和华北联大学生共3000余人,培训后分配到部队工作。不久,任广东军政大学教育长。
1950年,曹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步兵学校(原广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长。1952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曾代理支部书记,并被评为优等生。1954年12月,留校任司令部教授会、合同战术教授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60年8月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参加组织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全军大比武,受到林彪所谓"不突出政治"的批判。1969年任总参军训部部长兼党委书记。1968年6月,任国家体委军事接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71年,因在组织第三十一届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选手淘汰了朝鲜选手朴信一,被定为"大国沙文主义"、"锦标主义"、"方向路线性"的错误,而撤销了他国家体委军管会主任的职务,并遭受批斗、审查达4年之久。1979年得到平反。1975年后,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西安陆军学校副校长,后勤学院教育长。1983年离休。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先后撰写《回忆游击三团的创建和发展》、《东北军政大学冀察热辽分校》、《回忆广东军政大学》、《回忆在军政训练班和任牺盟特派员》、《回忆第二十五步兵学校》、《回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二分团》等回忆录,其中部分回忆录已被收入书刊或资料选编。2003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