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瓷碗也要归公_党史故事_党史博览_南召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
今天是: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南召党史方志网 >党史博览 >党史故事 > 正文

党史故事

一只瓷碗也要归公

一只瓷碗也要归公

发布时间:2025-02-27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2-27

  1946年8月,南召党组织创始人张景昉随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后,因病留陕南地区打游击。后经组织批准,隐蔽在陕西省丹凤县老林沟群众万章甫家养病。11月8日夜,张景昉与世长辞。

  

  在弥留之际,万章甫一家商量把张景昉随身用的兰花瓷碗和茶缸放到棺材里,他听到后挣扎着起来,一再嘱托:“瓷碗和茶缸是部队发的,属于公家的东西。我死了,你们不能放到墓坑里,应当归还给公家。请你们一定替我好好保存,有机会了,交还公家,交给政府。”万章甫一家答应了他的要求,张景昉这才放心,含笑瞑目。

  

  按照张景昉的临终嘱托,万章甫夫妇用心保管两件遗物,担心孩子们淘气打坏,特将瓷碗和茶缸供在神像前,当作香炉用。他们去世前,又把瓷碗和茶缸郑重托付给女儿万秀莲保管。1982年2月,万秀莲将原物亲手交给了张景昉的女儿张明寰。

  

  如今,当人们在张景昉纪念馆看到这两件遗物时,不禁为先烈的纯洁操守深深感动。普通的兰花瓷碗和已经生锈缺口的茶缸,虽不是稀奇古董,却令后人对烈士的精神风范肃然起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