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育德中学支部遗址_红色场馆_党史博览_西峡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
今天是: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西峡党史方志网 >党史博览 >红色场馆 > 正文

红色场馆

中共育德中学支部遗址

中共育德中学支部遗址

发布时间:2025-04-15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4-15

     位于县城电厂路,西峡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园内。

育德中学原在河北保定,是老同盟会员郝仲青创办的一所有名的私立中学。七七沟桥事变后,河北沧陷,大批学校内迁,育德中学也迁至西峡,其校名改为“国立第一中学第一分校”。1938年暑假,原育德中学校长郝仲青与西峡民团司令部协商出资,在西峡口城东莲花寺岗建校,恢复了保定育德中学的校名。1940年春,国立一中一分校党支部书记曹克强利用社会关系,经过各方面工作,建立了育德中学党小组,曹正昌任组长。10月,在杨鹏程主持下,秘密建立了育德中学党支部,王香亭任党支部书记。育德中学党支部建立后,在豫西南地学委领导下,组织青年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9年冬,根据上级指示,为了团结教育青年,争取知识分子,以引导学生学知识为名,利用学校所订的《新华日报》,成立读报组。组织学生利用每星期二、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读报,讨论《新华日报》社论及重要文章,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培养教育了一批进步青年。1940年春读报组被迫停止活动后,育德中学党支部又利用学校图书馆所藏进步书籍,组织原读报组骨干学生建立了由三十余人参加的读书会,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学习,传播马列主义。12月,西峡民团司令部派任育德中学的训导主任王松峰,下令解散读书会。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镇压,并没有使育德中学党支部停止革命活动。读报组、读书会停止了,他们又创办墙报《一齐冲》,宣传马列主义和八路军的抗日斗争事迹,抨击国民党政府某些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有很强战斗性,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把宣传活动引向深入,他们又成立歌咏队、组建话剧团,走上街头,深入山乡,为广大群众演唱,悲壮的剧情,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鼓舞了西峡人民的抗日斗志。

1942年10月至次年元月,育德中学党支部书记王香亭等8人被国民党地方当局逮捕,部分党员、读书会员和一些进步学生教师相继离校,育德中学党组织被彻底破坏,党的活动也由此停止。1945年3月,日军侵犯西峡时,该校被迫解散。

       1994年7月,中共西峡县委在第一高级中学校园内树立“中共育德中学支部旧址”纪念碑。2004年3月,因学校发展和校舍扩建,西峡二高迁入。2009年2月,西峡二高高标准设计,在校门口东侧花坛中央的“科技之光”雕塑的正前方重新树立了纪念碑,以志纪念。2021年3月,西峡二高在育德中学遗址的基础上,在校园花坛原雕像地方投资约140万元,建立中共育德中学支部纪念广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