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概况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发布时间:2025-04-21
【概况】南阳,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交界处,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南阳市东接河南省驻马店市、信阳市,南部与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接壤,西依陕西省商洛市,北临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6′~33°48′,东经110°58′~113°48′,东西长263千米,南北宽168千米。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6%。南阳市淅川县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桐柏县是淮河发源地。2021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
【地形地貌】南阳市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坡上,属于山地、丘陵、平原组合而成的盆地型地貌。其中山地面积970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36.5%,包括北部的伏牛山、西南部的淅川岩溶低山与东部的桐柏山,一般海拔在4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丘陵面积798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边缘和西坪-西峡谷地、淅川盆地、李官桥盆地、桐柏县吴城盆地与黄岗-毛集盆地内,多为侵蚀丘陵,海拔在200米~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50米~200米;平原面积为8911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33.5%,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部分岗地及坡地,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米以下,组成岩性多为第三系和第四系河湖相沉积物。
【气候特征】南阳市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春季温暖,夏季酷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充沛。2023年南阳市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全年平均温度偏高,降水偏多。冬季早春有寒潮暴雪,晚春和秋季有连阴雨,夏季局部有冰雹暴雨。全市年平均气温16℃,比常年同期偏高0.9℃;年平均降水量1066.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9%;年平均日照时数1952.1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96.3小时。主要气候事件是局部暴雪、寒潮、小麦“烂场雨”(在小麦成熟收获期间出现的大范围连续阴雨或暴雨天气)、冰雹、暴雨、秋季连阴雨,全年有局部大风、雾、霾。
年平均气温
2023年,南阳市平均气温16℃,较常年同期偏高0.9℃,比2022年同期偏低0.3℃。其中,在空间分布上,各县(市、区)均偏高。全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0.9℃,12月22日出现在方城站;极端最高气温40.6℃,8月5日出现在淅川站。
四季气温分布情况
冬季正常。冬季平均气温3.7℃,较常年同期偏高0.5℃。其中,1月平均气温3.3℃,较常年同期偏高1.6℃;2月平均气温5.4℃,较常年同期偏高1℃。
春季正常略偏高。春季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同期偏高1.1℃。其中,3月平均气温12℃,较常年同期偏高2.9℃;4月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同期偏高0.8℃;5月平均气温20.6℃,较常年同期偏低0.5℃。
夏季正常。夏季平均气温2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其中,6月平均气温25.1℃,较常年同期偏低0.4℃;7月平均气温28.1℃,较常年同期偏高1.1℃;8月平均气温27.0℃,较常年同期偏高0.7℃。
秋季正常略偏高。秋季平均气温16.9℃,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9月平均气温22.7℃,较常年同期偏高1.1℃;10月平均气温17.5℃,较常年同期偏高1.4℃;11月平均气温10.4℃,较常年同期偏高0.9℃。
2023年12月,南阳市平均气温3.4℃,较常年同期偏低0.2℃。
年降水
2023年,南阳市平均降水106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9%,比2022年同期偏多70%。其中,在空间分布上,各县(市、区)均偏多。
四季降水分布情况
冬季降水正常。冬季,南阳市平均降水3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1%。其中,2023年1月平均降水1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9%;2月平均降水18.3毫米,较常年同期持平。
春季降水正常。春季南阳市平均降水19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5%。其中,3月平均降水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1%;4月平均降水59.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4%;5月平均降水105.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6%。
夏季降水正常。夏季平均降水544.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3%。其中,6月平均降水17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6%,7月平均降水164.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8月平均降水20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
秋季降水偏多。秋季平均降水268.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9%。9月平均降水169.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7%;10月平均降水70.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4%;11月平均降水2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
2023年12月,平均降水28.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1%。
年日照时数
2023年,南阳市平均日照时数1952.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96.3小时,比去年同期偏多36.2小时。
其中,在空间分布上,邓州、唐河、社旗偏少,其他县(区)偏多。
四季日照时数分布情况
冬季正常略偏多。冬季平均日照时数410.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44.5小时。1月平均日照时数166.8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47.4小时;2月平均日照时数74.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41.3小时。
春季正常。春季平均日照时数477.5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9.1小时。其中,3月平均日照时数149.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2.4小时;4月平均日照时数191.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3.7小时;5月平均日照时数135.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55.2小时。
夏季正常略偏多。夏季平均日照时数592.8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9.9小时。其中,6月平均日照时数188.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7小时;7月平均日照时数176.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3.2小时;8月平均日照时数227.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2.6小时。
秋季正常。秋季平均日照时数452.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2.6小时。其中,9月均日照时数130.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8.7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数168.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9.8小时;11月平均日照时数153.4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1.6小时。
2023年12月,南阳市平均日照时数162.8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33.1小时。
【矿产资源】南阳市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至2023年年底,发现各类矿产85种,其中金属矿产25种、非金属矿产60种,占河南省发现矿种的63.6%。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6种,发现矿产地446处。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镍、钒、钼等;非金属矿产以天然碱、晶质石墨、石英、萤石、金红石、“高铝三石”(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地热等为主;能源矿产以石油为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农业资源】南阳市素有“中州粮仓”之称。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烟叶、茶叶,以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08.89千公顷,比2022年增加0.6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29.65千公顷,增加0.26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579.24千公顷,增加0.3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728.92千公顷,增加0.29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72.36千公顷,增加2.01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16千公顷,减少0.3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96.36千公顷,增加6.5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60.12千公顷,增加4.7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94.2万吨,比2022年减产3%。其中,夏粮产量397.66万吨,减产8.3%;秋粮产量296.54万吨,增产5.2%。小麦产量397.52万吨,减产8.3%;玉米产量247.86万吨,增产7.0%。全年棉花种植面积0.16千公顷,下降67.3%;油料种植面积396.36千公顷,增长1.7%;蔬菜种植面积260.12千公顷,增长1.9%。全年棉花产量0.02万吨,下降66.1%;油料产量181.49万吨,增长5.1%;蔬菜产量1241.22万吨,增长3.8%;水果产量142.29万吨,增长8.8%;食用菌产量33.03万吨,增长8.67%。
【动植物资源】2023年,南阳市境累计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93种,其中哺乳类62种、鸟类286种、爬行类31种、两栖类14种。还有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原生动物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鸡、鸭、鹅、鹿、貂、蜂等。“南阳牛”体型高大,肌肉发达,皮质优良,为五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南阳黑猪”在全省享有盛名。南阳柞蚕养殖居全省首位,柞绸驰名中外。全市有维管束植物186科921属2733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64属163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153科843属2550种。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余种,主要有秦岭冷杉、红豆杉、香果树、银杏、水曲柳等。列入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47种,主要有铁杉、石槲、辛夷等。西峡县猕猴桃、南召县辛夷居全国前列。
【水利资源】南阳市是河南省河网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众多河流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长江水系汉水流域的唐河、白河水系最大,支流较多,水资源丰富;丹江水系次之。淮河水系分布在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3县。黄河水系只有南召县马市坪乡汇入嵩县的伊洛河(流域面积24平方千米)。2023年,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道184条,100平方千米以上99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14条,1万平方千米以上3条。水资源总量69.41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10.6235亿立方米。总用水量23.316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4.179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2.114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4.317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2.7051亿立方米。在地表水开发方面,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489座,总库容25.3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能力48.3亿立方米。
【林业资源】南阳市是林业大市,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2023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21.47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9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0.51%,森林蓄积量4083万立方米。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面积5858.52平方千米。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桐柏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桐柏太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322平方千米。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5个(西峡县寺山和桐柏县淮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淅川县上寺、淅川县凤凰山、淅川县猴山、镇平县菩提寺、南召县丹霞寺、南召县猿人山、南阳市独山、南阳市湖、社旗县霸王山、方城县大寺、七峰山、唐河石柱山和宛城省级森林公园),面积304平方千米。国家和省级湿地10个(南阳白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社旗赵河省级湿地公园、方城赵河省级湿地公园、镇平赵河省级湿地公园、方城甘江河省级湿地公园、西峡鹳河省级湿地公园、桐柏淮源省级湿地公园),面积481平方千米。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5个(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邓州杏山省级地质公园、桐柏山省级地质公园和唐河凤山省级地质公园),面积818平方千米。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桐柏山-淮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淅川丹江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492平方千米。
《南阳年鉴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