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润_南召人物_南召县情_南召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
今天是: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南召党史方志网 >南召县情 >南召人物 > 正文

南召人物

王福润

王福润

发布时间:2025-05-22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5-22

  王福润(1827~1902 年),字泽之,崔庄乡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其母患重病,福润和弟兄们一起到医生家中,跪地叩头求医生为其母看病,但医生拒不前往,致其母身亡。从此,他立志学医,为民解除病痛,苦读医书,研究 “青囊” 之本。三年之后,他开始行医,在崔庄的冯沟、草庙两地设药房两所,取名为 “王福堂”;设病房 13 间,病床 20 张。他针法精通,医术高明,方圆百里的患者都来求医住院,病人每月达百余人次,药店还有专人送药。因其家境富裕,他常给病人赊饭购药,备受群众爱戴。

  清咸丰三年(1853 年),一位姓李的外乡人,患疮疽达 10 年之久,已危及生命,前来求医。经王福润外科手术治疗,7 天便痊愈。自此,他名声大振,人们称他有 “移疮植木” 之术。

  清光绪七年(1881 年),王福润骑马去南阳,途经蒲山时,看到即将被掩埋的棺材往下滴血,遂下马用银针挑看,说道:“人尚未死,葬之实乃可惜。” 送葬人听到此话,急忙告知主人。“死者” 家属拦路躬身下拜,请求挽救 “死者”。原来,这位即将被埋葬的人是位孕妇,因难产 11 天而 “亡”。王福润当即开棺视诊,给 “死者” 灌服少许热稀粥,后用 “回生定乾法” 针灸治疗,最终使母子复生。主人家非常感激,欲以百余两白银相谢,王福润婉言谢绝,分文不取。从此,人们称他为 “王九神针先生” 。

  王福润医术超群,深受群众爱戴,也曾得到官府的尊重。他经常到开封府、南阳府和邻近县衙为官员治病。南阳知府在咸丰和光绪年间,先后送给他多幅巨匾,可惜因战乱大多被烧毁,现仅残存 “品高名重” 巨幅横匾。(选自《南召县志》1995 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