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场馆
中共靳沟支部遗址
中共靳沟支部遗址
发布时间:2025-07-18
位于今西峡县田关镇靳沟小学校园内。
1947年7月,原中共党员李军泗在开封被捕出狱后返回内乡,根据中共豫西南工委的指示,负责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与党失去联系并始终坚持斗争的李文芳、张家坤、符明义等相继回到党的怀抱。11月,李文芳在靳沟小学成立了靳沟党支部。支部由李文芳(靳沟小学教师)、张家坤(内乡师岗小学教师)、符明义(回车小学教师)3名地下党员组成。后又发展师岗小学教师孙本杰为中共党员,并将一些进步青年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
1948年初,陈谢兵团进入豫西作战。靳沟党支部按照上级关于“搜集地方军事情报,掌握武装力量,团结知识青年,迎接解放”的指示,支部成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按照所在地区分工负责,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把了解到的内乡县民团一团(西峡团)、二团(丹水团)、八团(师岗团)的人员编制、武装装备、弹药、粮库及保长以上军政人员等情况,及时写成书面材料转送豫陕鄂区六地委,使我军迅速摸清敌情,为组织和发起宛西战役奠定了基础。党支部还通过当时在西峡口白羽小学教书的中共党员杨洪俊和靳沟进步教师张遂成,相继掌握了西峡口和内乡县城的民团城防工事分布位置,并绘成详细地图,送交上级党组织,成为我军发起解放内乡和西峡口战斗的重要情报资料之一。
宛西战役发起前夕,我军需要尽快掌握内乡和淅川交界处的黑墨寨至洞山一带的地形情况。李文芳立即同该校进步教师曹正俭一起,以到学生家里访问为名到达该地区详细察看了地形,连夜写成书面材料,并托该校进步教师张遂成绘成地图,转送给六分区。我军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成功地围歼了企图从此地逃跑的国民党地方民团薛仲村部。在大量搜集情报的同时,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统战工作,瓦解敌军,争取和壮大进步力量。靳沟小学校长靳河清的父亲靳四箴是内乡师岗民团八团团长,党支部利用各种形式向其宣传当时国内解放战争的形势和我党对待国民党官兵起义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1948年5月,在宛西战役中,靳四箴所在的八团未同我军交战,并准备起义。同时,李文芳、曹正俭还对驻丹水民团第二团基层军官李延广、史庚光等做思想工作,使他们在解放西峡和该团副团长别光典率部起义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948年5月6日,西峡解放,在组建各级人民政权时,李文芳被任命为丹水区区长,张家坤、孙本杰分别被任命为内乡县师岗区和夏馆区区长;符明义任命被为西峡县委工作队队长,并带动一批青年参军参政。
1995年7月1日,为铭记革命先辈的英雄业绩,田关乡党委、政府在靳沟小学院内树立纪念碑一座。2011年9月校园建设中,重新高标准修建纪念碑。靳沟党支部在西峡解放事业中所做的重要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