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沉积建造
- 外文名
- sedimentary formation
是一套由砂岩、页岩为主夹有多层煤或煤线的岩系。无论是否具有可采煤层,都可称为含煤建造。
该类建造主要形成于古陆边缘的滨岸地带或陆内的陆相盆地中。在构造环境上,它是后地槽阶段的产物,也可理解为是地台发展阶段的一种沉积建造。含煤建造是湿润气候条件下的产物,与潟湖建造所代表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
是一套主要由泥质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以红色为标志的陆相沉积。它有时还夹有薄层白云岩、石灰岩和石膏等。
红色建造以粗碎屑岩为主,且厚度巨大。在空间上,岩相和厚度变化迅速。这类构造区出现的红色建造往往就是磨拉石建造的另一种称谓。这种建造也可见于地台的一些中、新生代盆地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绝对厚度较小,且岩相和厚度的空间变化也要小得多。如云南中部三叠纪末至侏罗纪的禄丰群。
是在岩石组合中出现大量岩盐、石膏和白云岩的沉积建造。所有这些化学沉积成因的岩石都是在局限海环境或海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的干旱气候条件下沉淀的。
构造地质界将复理石视为一个广泛发育的前造山阶段沉积组合,它形成于一个地槽演化的晚期阶段,造山作用主幕发生之前,由毗邻隆升山区快速侵蚀提供物源,而在槽地内沉积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的沉积岩系。例如中国秦岭造山带的三叠系留凤关群。有人根据它与地槽演化过程的关系,将其进一步分为下复理石和上复理石,前者形成于地槽沉降阶段,后者形成于地槽回返阶段。